這裡就是『北投溫泉博物館』
也是來北投必到的景點
我很喜歡這棟建築...
它是屬於三級古蹟喔
入口處算是二樓,
要先換上室內拖鞋喔...
這裡是泡湯後的休息處,
週二~週五有開放供民眾入內休息
假日則暫停進入。
以下黑色字體資料擷取自官網http://peitoumuseum.culture.gov.tw/z1.htm
在日據時期的大正二年(西元1913年/民國二年)六月,
台北州廳運用了公共衛生的經費五萬六千餘元,
仿照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的方式,興建了北投溫泉公共浴場。
始建的規模為兩層,入口處在二樓,有涼亭、換鞋玄關,
進入經樓梯下到一樓後有男女更衣室及個別的沐浴大池,
重要的賓客在南側還設有獨立的浴室和休息間。
浴場內最主要的是以服務男賓為主的大池,
顯示當年泡湯的男女比例較為懸殊,
圓拱列柱圍起的浴池與兩側牆上的鑲嵌彩色玻璃,
提供了極為明亮華麗的沐浴氣氛。
就一起來看看吧~~
早期的台灣電影業,以拍攝台語片為主,
很多電影都在這裡拍攝
所以號稱是『台語片的好萊塢』
最著名的電影是『溫泉鄉的吉他』(偶沒有看過...哈..)
以下黑色字體資料擷取自官網http://peitoumuseum.culture.gov.tw/z1.htm
浴場是公共浴場的精神所在,也是整棟建築物最重要的空間。
依據當年旅遊摺頁所載為當時東亞最大型溫泉浴場。
大浴池只供男性沐浴,浴池的建築仿歐式,帶有羅馬和土耳其浴池的風格。
此外,必須站著泡也是這個浴池的特色,因為這樣可以容納更多泡溫泉的人。
原來是要站著泡湯哩~
我本來還想說浴池這麼深,泡下去會滅頂吧...
以下黑色字體資料擷取自官網http://peitoumuseum.culture.gov.tw/z1.htm
北投石是正式學名,也是全世界唯一用台灣的地名來命名的礦石,
它的產地只有日本玉川及台灣的北投溪,
它們的共通特性為生成於溫泉水質皆為青磺,且具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鐳。
而所謂的北投石是附著在石頭上的一層結晶物,
它的價值不在於使用與收藏上,然而學術研究上是相當難能可貴的
這是附近的露天泡湯,好多人等著入內
本來還想去『士林官邸』賞花..
但是腿兒不聽使喚....走路開始打結啦..
因為當晚還要去花博...所以還是回飯店休息一下好了
就下回有機會再去啦…
『士林官邸』目前試營運期免費唷~~